为全面贯彻落中央和省上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意见精神,全面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确保实现全镇整体脱贫,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全镇经济发展实际和脱贫攻坚重点难点,特制定《天祝县西大滩镇2018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西大滩镇坐落在县城西北部,乡域面积187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4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75户10176人,现有建档立卡人口1313户5087人,其中:马莲沟村88户362人、西沟村233户934人、上泉村97户354人、西大滩村49户179人、白土台村250户1013人、马场村337户1244人、东泉村136户516人、土星村66户259人、坝堵村57户226人。西大滩镇现有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个深度贫困村。其中:贫困村西沟村、东泉村、马场村、白土台村;深度贫困村白土台村。
(二)脱贫攻坚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视察甘肃时“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一号工程“,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培育增收致富产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全镇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按照“1+17+3”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解决了2214人贫困人口饮水不稳定问题,新改建村组道路19.8公里,新建乡村汽车停靠点9个;建成文化活动广场(乡村舞台)7个,贫困村金融服务网点3个,成立互助资金协会9个;为3835名贫困人口发放市列补助资金383.5万元,落实精准扶贫专项贷款1005户5025万元;累计搬迁贫困群众674户2277人。为南阳山移民户办理易地扶贫搬迁贷款850.5万元,并配套设施暖棚发展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全镇新扶贫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5056人减少到511人,累计减少4545人;贫困发生率由66.4%下降到7.2%,下降59.2个百分点;农牧民群众人均收入由1450元提高到2016年的3862元。
(三)困难和问题
1.建档立卡人口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贫困人口中初中以下学历的2575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50.6%;高中以上学历的1100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21.6%。
2.建档立卡劳动力技能普遍较低。贫困人口中普通劳动力346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68.1%;技能型劳动力12人,占贫困人口总数的0.2%。
3.建档立卡性别。贫困人口中女性人数为2251人,占贫困人口总数5587人的44.3%。贫困人口中男性人数为2836人,占贫困人口总数5587人的55.7%。
4.产业结构失衡。由于我镇无工业企业,二、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一产业仍占主导地位,农业和农村经济仍是全镇经济发展的主体,经济总量偏小,发展基础薄弱。
5.特色产业优势不突出。近年来,我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和特色种植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产业规模小、层次低,区域特色仍不明显,优势产业还不成熟,拉动经济作用不明显。
6.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特别是住房、水利、交通、农电等关系民生的基础实施建设滞后。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县委“保护优先、再造优势;彰显特色,补齐短板;绿色发展、富民强县”总体思路,坚持紧盯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突出发展草食畜牧业、特色种植业、旅游服务业,走易地搬迁、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社会稳定路子,紧扣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和主要困难,创新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内生动力,做足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功夫,大力推进实施一批脱贫攻坚工程,加快破解镇域经济发展瓶颈,不断增强贫困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二)基本原则
一是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把全镇生态环境保护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争取更多生态脱贫扶贫政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使贫困人口从生态保护中得到更多实惠。
二是彰显特色,创新发展。立足地域优势,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旅游业,逐步构建现代服务体系,稳步提高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能力。
三是脱贫致富,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消除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强化公共服务,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是激发活力,主动发展。坚持群众主体地位,保障贫困人口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贫困村组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强自立精神,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实面貌,实现光荣脱贫。
(三)目标任务
1.2018年脱贫计划
年初剩余贫困人口150户512人,当年计划脱贫60户221人,其中:坝堵村1户6人,白土台村13户52人、东泉村9户27人、马场村15户57人、马莲沟村3户13人、上泉村6户24人、土星村3户11人、西大滩村6户20人、西沟村4户11人。预计2018年达到脱贫标准的村有1个,其中:马场村15户57人,贫困发生率2.78%。
2.2018年脱贫人口“七个一批”政策落实情况分析
2018年计划脱贫的221人中,通过特色产业脱贫35户143人,占脱贫人口的64.7%,其中:白土台村9户38人、东泉村2户8人、马场村13户50人、马莲沟村1户5人、上泉村3户13人、土星村2户9人、西大滩村3户11人、西沟村2户9人;通过劳务输转脱贫12户57人,占脱贫人口的27.1%,其中:坝堵村1户6人、白土台村3户14人、马场村4户20人、马莲沟村2户4人、上泉村1户3人、西沟村1户6人;通过易地搬迁脱贫4户22人,占脱贫人口的10%,其中:东泉村1户4人、马莲沟村2户12人、上泉村1户6人;通过生态保护脱贫1户3人,占脱贫人口的1.4%,其中:马场村1户3人;通过加强教育脱贫41户183人,占脱贫人口的82.8%,其中:坝堵村11户48人、白土台村11户47人、东泉村5户20人、马场村1户9人、马莲沟村4户16人、上泉村1户6人、土星村4户17人、西大滩村2户9 人、西沟村2户11人;通过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20户85人,占脱贫人口的38.5%,其中:坝堵村1户4人、白土台村1户3人、东泉村2户9人、马场村2户8人、马莲沟村1户4人、上泉村1户5人、土星村5户22人、西大滩村2户10人、西沟村5户20人;通过享受一、二类农村低保政策兜底脱贫0户0人,占脱贫人口的0%;通过危房改造脱贫5户16人,占脱贫人口的7.2%,其中:坝堵村1户6人、东泉村1户1人、马场村1户3人、上泉村1户3人、土星村1户3人;通过饮水安全脱贫60户221人,占脱贫人口的100%,其中:坝堵村1户6人,白土台村13户52人、东泉村9户27人、马场村15户57人、马莲沟村3户13人、上泉村6户24人、土星村3户11人、西大滩村6户20人、西沟村4户11人。
三、攻坚举措
(一)发展特色产业。立足贫困村资源禀赋,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养殖大户等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力争各村建成各自脱贫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得到提升,贫困户经营性、财产性收入稳定增加。
以马场村、白土台村、东泉村为主,重点发展中药材、百合、马铃薯等特色种植业;依托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以白牦牛和高山细毛羊为主的特色养殖业,打造全县最大的白牦牛保种繁育基地。全方位开展农牧业实用技术、劳务技能培训,使农牧民技能化水平适应生产生活发展需要。
专栏1 产业培育项目 |
一、种植业 特色农业发展扶持项目:2018年,扶持9个行政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年累计种植中药材2743.5亩、亩均补助200元;扶持种植马铃薯7073亩、亩均补助200元。 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2018年,在9个行政村累计扶持建成双低油菜示范基地717亩,亩均补助生产资料100元;累计扶持建成优质青稞示范基地1249亩,亩均给予生产资料补助200元。 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项目:2018年,在9个行政村将中药材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计划,累计补贴保费面积2743.5亩,每亩补贴160元。 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项目:2018年,扶持1个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40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 二、养殖业 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体系建设项目:2018年,在西大滩村改扩建白牦牛育肥示范点1处,健全白牦牛良种繁育体系。 三、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18年,在西沟村、白土台村、马场村和东泉村,每村投资50万元,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合办村级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措施,开展资产收益扶贫,有效增加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四、技能培训 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项目:2018年,在9个行政村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113人。 |
(二)实施就业扶贫。在全镇范围内对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培训需求的农户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训、“两后生”职业技能学历教育培训、农村创业和技能带头人省级示范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脱贫示范工程职业培训项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高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确保每个接受培训的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农业适用技术或就业技能。全面拓展就业渠道,开辟贫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扶贫专岗、就业增收等项目,通过发放补助形式促进脱贫户增收致富。
专栏2 就业扶贫项目 |
贫困户就业增收项目:2018年,从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农村低保对象中选聘乡村环境卫生保洁员125名(发放工资6000元/年);补充交通道路管护员27名(发放工资6000元/年)。 农村家庭普通院校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扶贫专岗项目:2018年,在4个贫困村中开发农村家庭大中专毕业生扶贫专岗8个,每人每月发放补助3000元。 |
(三)实施教育扶贫。以提升全镇基础教育水平、资助家庭贫困学生就学、帮扶贫困群众实现稳步脱贫为主,建立上下联动、多部门合力推进的教育扶贫机制,着力提升贫困村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到2020年,全镇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镇初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和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保持在100%,初级中等教育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保持在100%,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保持在99.8%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5%以上,全镇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四)实施健康扶贫。紧紧围绕全镇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全力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努力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患有大病和长期慢性病的贫困人口进行有效救治,建立医疗救治台账,做到对象精准,精准到户、到人、到具体病种,实施分类救治,并通过防治结合,有效提升全镇健康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贫困村环境卫生,加强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广泛宣传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引导重点人群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教育群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专栏3 健康扶贫项目 |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项目:2018年,为9个行政村卫生室配备基本医疗设备和健康一体机,为镇卫生院配备基本医疗设备。 巡回医疗车、急救车配备项目:2018年,为镇中心卫生院配备急救车1辆,每辆25万元。 基层医疗卫生‘一站式’服务和区域远程医疗中心建设项目:2018年,建设远程会诊、预约挂号、双向转诊、健康咨询等业务平台,建成远程会诊、心电、影像、检验等中心,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方便基层群众就医。 乡村两级卫生技术人员技术培训项目:2018年,为卫生院培训3名技术人员,对2名村医进行轮训。培训时间6个月,每人培训费1.2万元。 贫困人口商业医疗保险全覆盖项目:按照人均150元的标准和贫困人口逐年递减的原则,为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医疗商业保险,2018年累计购买821人次,提高大病支付保障能力。 |
(五)实施安居扶贫。坚持把脱贫攻坚、移民搬迁与特色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中心建制村为重点,以镇政府所在集镇为依托,紧紧抓住美丽乡村、棚户区改造、危旧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政策机遇,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农村建设,着力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夯基础、增效益的主抓手,用足用活各类政策和产业政策导向,积极谋项目,抓项目,着力解决住房、水利、电路、供暖、交通等基础实施建设。
专栏4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 |
农村危房改造项目:改造农村危房31户,优先解决贫困户住房问题,户均补助6万元。 |
(六)实施生态扶贫。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的理念,紧紧抓住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针对目前农村护林员、草原管护员、乡村道路管护员、乡村卫生保洁员等公益性和生态性岗位不足的现状,争取国家补贴,选聘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拓宽贫苦户增收渠道,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提高群众满意度。
专栏5 生态扶贫项目 |
生态护林员项目:2018年,在贫困户中续聘生态护林员40名,每人每年补助8000元。 |
(七)实施兜底保障。对全镇符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农村残疾人家庭主要成员重度残疾、缺失劳动力,基本没有收入来源的家庭纳入一类保障对象施保。充分发挥各项社会救助制度的作用,统筹各类社会救助资源,提升社会救助综合效应,通过政府生活兜底救助,确保低保家庭实现脱贫目标。
(八)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实际需要,切实提高项目效益和投入产出比。着力完善配套农村交通道路、饮水安全、改厕、土地整治、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和附属设施建设。集中力量和资金打好攻坚战,落实脱贫攻坚政策“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村稳定脱贫。
专栏6 贫困村整体提升项目 |
村组道路建设项目: 2018年, 硬化30户以上自然村村组道路14.325公里; 农村旱厕改造补助项目:改造农村旱厕1313所,户均补助1500元。 |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规划实施机制,为规划实施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镇上成立规划组织实施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各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统筹解决好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全力做好规划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工作。
(二)加大对接力度,积极争取项目。依据国家扶贫项目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深入谋划对接项目。严格执行规划,实行规划一个项目,申报一个项目,实施一个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促进经济稳步发展。进一步加强项目建设督办检查,以确保工程进度和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三)项目监管到位,转变工作作风。镇纪委、财政所时时监管监督项目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坚持从设计、材料、施工等源头抓起,严把项目建设的质量关,要求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镇村两级班子和干部都要转变作风,深入实际,集中精力,扑下身子抓好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采取科学有效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项工作,确保规划预期目标顺利完成。
(四)加强考核督查,完成各项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总体要求,将规划方案实施纳入全镇干部绩效考核内容,严格落实考核办法,牢固树立打基础、管长远的思想,分阶段明确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注重工作资料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确保各项工作痕迹化管理,确保各项脱贫目标的实现。
附件:1.天祝县西大滩镇2018年脱贫时序计划表
2.天祝县西大滩镇2018年“七个一批”
脱贫计划表
3.天祝县西大滩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2018年)项目投资汇总表
4.天祝县西大滩镇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