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88所,其中独立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完全中学2所,独立初中6所,九年制学校9所,完全小学62所,小学教学点41个,幼儿园66所(含民办幼儿园13所);寄宿制学校58所,双语学校23所。全县现有在校学生25697人,其中:高中4177人,职中403人,初中5479人,小学10528人,在园班幼儿5107人,附设特教班3人。现有教职工3266(含民办学校教师229名)。
(二)脱贫攻坚成效。
——办学条件显著改善。2015年以来,通过实施“全面改薄”、藏区专项、行政村幼儿园建设等项目,投资2.87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39所,中小学实现了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计算机教室、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在全面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的基础上,实施学前教育免补保教费、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阶段“三免一补”、大学生助学贷款等政策,并于2017年实行“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实现了从学前到高中阶段的十五年免费教育,学生就学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教师待遇不断提高。2014年起,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人均每月不低于300元;2015年起,为乡村教师发放乡镇工作岗位津贴,每人每月260元至610元;投入资金1865万元,建成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322套,乡村教师工作生活待遇不断提高。
——学前教育快速普及。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2所,实现乡镇中心和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扩大城区学前教育学位,农村幼儿“无园上”的问题基本解决,县城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城乡教育资源集约利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标准;强化控辍保学工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得到保障,县域内无因贫辍学学生。
——高中阶段教育稳步发展。率先在全市实行高中免费教育,天祝一中、民族中学分别创建为省、市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农牧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广泛开展,高中阶段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三)问题与困难。
随着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教育提出了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和更加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未来三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补齐教育短板、强化教育弱项刻不容缓,主要是:
——学校经费投入不足。农村学校取暖费和营养改善计划保障经费不足,挤占了大部分公用经费。同时,因县财政收入低,教育项目建设县级配套资金难度大。
——教师队伍建设矛盾突出。现行的教师编制标准与我县实际不符,“标准上超编”与“现实中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教师入口不畅、数量短缺,学科结构不合理、职称评聘困难,严重制约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城乡教育资源不足。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易地扶贫搬迁深入推进,县城和移民点现有的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足,无法满足适龄人口入园、入学需求。同时,现有部分校舍需要维修改造。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支持战略机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以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主攻方向,以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龄人口为主要对象,提高贫困家庭脱贫能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天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加快发展,服务全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尽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积极推进教育参与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教育服务全县脱贫攻坚的空间和能力。
——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准确把握不同区域、不同群体教育需求,分类制定教育脱贫举措,找准教育脱贫实施路径,推动教育脱贫政策精准实施、脱贫资金精准投放。
——就业导向,重在技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以提升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重点,全面提升按劳动人口就业创业、脱贫致富能力。
——政府主导,合力攻坚。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充分发挥相关部门职能作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多方参与、协同推进的教育脱贫大格局。
(三)工作目标。
今后三年,工作的目标是:全力提高办学品位和水平,基本构建起布局合理、城乡教育均衡、各类教育协调、教育信息化程度高的现代教育体系,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促进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为自治县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与全省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各类教育发展目标是:
——学前教育加快发展。实现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配齐幼儿教师,配足保教设施,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明显提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进一步提高普及水平,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全县义务教育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普通高中和中职教育协调发展,积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着力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中职教育,努力扩大县职教中心招生规模,增加中职学校在校生数,配合人社、扶贫部门做好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全县教师资源基本实现均衡配置,形成一支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100%;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职中“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45%以上;省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以上;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持证上岗率达到100%。全县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显著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明显提高,骨干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基本解决,教师地位待遇不断提高,管理体制机制更加科学规范。
——教育信息化向更高层次迈进。构建起符合我县实际的智慧教育,建成与全县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互联网+”环境下的泛在学习体系,信息技术在教育各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形成教育信息化管理新模式与教学新模式。
三、攻坚举措
(一)学前教育。
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在华藏寺镇华藏寺村寺滩移民点8000户易地搬迁居住区新建幼儿园1所,满足搬迁入住的学龄前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在南阳山生态移民7号、9号点新建幼儿园各1所,确保移民子女全部按时接受学前教育;按标准配齐配足幼儿教师,配备玩教具、保教和生活设施设备,保障适龄幼儿接受优质学前教育。加强小学教学点附设幼儿班建设,满足学前儿童就近接受学前教育。争取省级示范性幼儿园与我县幼儿园结对帮扶,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二)义务教育。
进一步缩小城乡间、校际间差距,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8所,维修改造农村中小学17所;将华藏寺镇初级中学迁建至华藏寺镇华藏寺村寺滩移民点8000户易地搬迁居住区,满足搬迁入住的适龄少年就近接受初中教育;实施通水改厕工程,将175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旱厕全部改建成水厕;实施取暖改造工程,对采用燃煤锅炉、火炉取暖的69所农村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清洁能源改造。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等法律法规,采取学校控辍、社会控辍、家长控辍等措施,努力提高家长和监护人依法送子女入学的自觉性,采取多种方式,逐一安置贫困家庭适龄残疾儿童、困境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保证学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基本权利,防止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充分发挥留守儿童之家和“爱心爸爸(妈妈)”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关爱活动,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三)普通高中教育。
充分发挥天祝一中省级示范性高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教学管理与教学研究,准确把握高考改革新动向,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力争高考重点上线率实现重大突破。
(四)职业教育。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新建职教中心综合教学楼1幢,购置信息技术职业技能实训设施设备,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充分满足初中毕业生职普分流后接受职业教育。为在中职学校就读的贫困家庭学生开辟绿色招生通道,优先招生,优先选择专业,优先安排实习,优先推荐就业。
(五)教育信息化建设。
通过农村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使农村中小学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达到资源共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建设教育云资源库,新建20个录播教室和30个智慧课堂及直播课堂;购置开放课堂、幼儿园班班通设备,补充更新农村中小学计算机1000台。
(六)学生资助。
为甘肃籍接受学前教育在园幼儿按每生每年1000元的标准免除(标准)保教费,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幼儿每生每年再增加1000元免除(补助)保教费。为具有普通高中正式学籍且正常在校就读的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为在省内高职(专科)院校就读的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学生按每生每年5000元标准免除(补助)学费和书本费。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本专科学生按每生每年不超过8000元、在读研究生按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的标准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
(七)师资队伍。
探索教师编制“县管校聘”、“县级统筹”的管理模式,争取编制部门增加我县中小学、幼儿园编制和职称限额,将新增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解决教师入口不畅、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职称评聘难等问题。落实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在职称评聘中向乡村教师倾斜。认真组织实施国培、省培和市级培训,每年举办县级中小学教师培训班10期,培训教师1000人以上,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升。落实好“三区支教”等项目,每年选派20名左右城区学校骨干教师到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支教,通过开展送教下乡、联片教研等活动,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八)经费投入。
争取中央相关教育转移支付存量资金、增量资金,解决农村学校取暖费和营养改善计划保障经费不足的问题。争取取消教育项目县级配套资金。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
教育扶贫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天祝县精准扶贫教育扶贫工作实施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组织作用,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调,各司其职、紧密配合、履职尽责,项目学校要紧盯工作进展,凝聚强大工作合力,促进教育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教育局统筹做好教育扶贫具体工作,积极衔接上级部门争取支持政策、规划和实施教育项目、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督促各乡镇教育辅导站、县直学校落实好教育扶贫各项工作任务,按期实现脱贫目标。
(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进度。
制定脱贫攻坚教育扶贫工作制度,把各项任务和目标分解到直属学校、乡镇教育辅导站和局各股室,落实到具体责任人,确保帮扶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严格落实教育扶贫项目建设领导挂带工作责任制,建立“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套班子、一个台账”的工作机制,从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等各环节倒排工期,加快项目建设落地见效。加大督查力度,通过随机抽查、抽样调查、现场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分析研究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完善教育扶贫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资源配置、责任落实等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及时客观反映教育扶贫工作成效。
(三)注重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电视台、广播、网站等媒体,及时向社会公示教育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评议。深入广泛宣传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关爱贫困学生,大力弘扬重教兴学、扶贫助学的传统美德,让重视教育、捐资助学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努力营造教育扶贫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