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8/2018-01170 文种:
发布机构: 天祝县畜牧兽医局 文号:
发布日期: 2018-02-02 成文日期: 2017-12-30
信息名称: 关于呈报《2017年畜牧业工作总结》的报告

关于呈报《2017年畜牧业工作总结》的报告

政府办

现将《2017年畜牧业工作总结》报来,请审查。

 

 

天祝藏族自治县畜牧兽医局

         2017年12月30日

 

 

 

2017年畜牧业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工作措施,持续加强技术服务,努力推动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县牲畜饲养量达到161.33万头只(匹),其中:牛16.64万头、羊139.15万只、猪4.84万头、马属0.7万匹;年未存栏98.19万头只(匹),其中:牛12.5万头、羊82.95万只、猪2.18万头、马属0.56万匹;出栏达到63.14万头只(匹),其中:牛4.14万头、羊56.2万只、猪2.66万头,马属0.14万匹;牛、羊、猪出栏率分别达到33.12%、67.75%和122%。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6万吨、0.08万吨和0.6万吨,畜牧业增加值达到3.21亿元。

一、重点项目及业务工作

(一)加强项目建设,不断夯实畜牧业发展基础。积极与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沟通衔接,争取落实项目17项,累计争取国家投资9017.72万元,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142.59万,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后劲各项重点项目均按计划全面完成。一是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总投资1382.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110万元,地方配套272.5万元,完成轮牧围栏建设10万亩,人工饲草地建设2万亩,退化草原改良5万亩,毒害草治理1万亩。二是2016年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肉羊产业项目,总投资1310.09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0万元,项目实施主体单位自筹710.09万元,引调含南非肉用美利奴血统的1.5岁甘肃高山细毛羊种羊300只,完成27个养殖场(合作社、公司)升级改造三是2016年草牧业试验试点项目,总投资1962.5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1400万元,项目建设主体自筹562.5万元。扶持建设45个人工饲草料种植及饲草料加工利用示范点,完成补播改良天然草原3000亩。四是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草原封禁项目,总投资1487.5万元,其中:中央基础奖补资金1240万元,市县整合资金247.5万元。建设草原封禁围栏12.75万亩,草原补播改良12.23万亩,草原鼠害防治12.54万亩。

(二)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推进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活动,大力推进省、市、县级标准化示范场创建,完成改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45个,创建省级示范场1个,市级示范场9个,县级示范场9个。完成全县养殖暖棚确权颁313本,为进一步明晰养殖暖棚产权,推进设施畜牧业提质增效和畜禽规模化养殖打下了基础扎实开展南阳山移民点产业培育工作,积极打造南阳山片饲草料种植基地,发放草种26万公斤,种植优质牧草1.17万亩;在南阳山片德吉新村、祥瑞新村积极开展养殖示范点建设和养殖暖棚改造,培育牛、羊为主的设施养殖产业。南阳山德吉新村和祥瑞新村共完成暖棚进畜505座,进畜达15216头只,其中:肉羊14748只,肉牛468头。建成肉牛肉羊养殖示范点10个,其中肉羊养殖示范点7个,进畜3900只;肉牛养殖示范点3个,育肥牦牛150头,肉牛60头。

(三)加快畜种改良步伐,不断提高畜禽良种化程度。扎实开展绵羊改良工作,按照“调整结构、改良提高、经济杂交、加快出栏”的原则,在稳定提高细毛羊生产性能的同时,着力推广肉羊经济杂交技术,加快肉羊产业发展。完成绵羊改良30万只,引进山东奶山羊和萨能奶山羊2个新品种45只。加快肉牛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冻精改良本地黄牛,完成黄牛改良0.5万头。扎实培育天祝肉用美利奴新品种,选种选配母羊2万只,组建F1代母羊群0.5万只。

(四)加强地方良种保护,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持续推进天祝白牦牛、岔口驿马种质资源保护与扩繁工作。一是继续实施天祝白牦牛保种选育项目,建立饲草料基地400亩,完成天祝白牦牛初生及6月龄鉴定100头,育成公牛等级评定200头,群体普查鉴定500头。组建天祝白牦牛核心群20群1000头、选育群60群4000头、扩繁群100群6800头,组建长毛型新类群1群30头,使天祝白牦牛种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天祝白牦牛存栏5.3万头,占全县牦牛存栏数10.16万头的52.16%二是以打柴沟镇、石门镇、华藏寺镇的4个保种场为保种依托,推广岔口驿马“保种场+保种户”的保种模式,扩大保种群,为保种场补充优秀个体20匹,组建保种户100户300匹,开展保种工作,以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岔口驿马的选育提高及推广工作,岔口驿马种群数量达到4847匹。

(五)不断拓宽饲草料资源,产业支撑能力逐步增强。树立“为养而种、种养结合”的发展理念,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加大推广优质牧草种植力度,抓好集中连片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高牧草品质和产量,减轻天然草原放牧压力,巩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成果。2017年全县共完成饲草料种植30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0%,其中:甘引1号黑麦11.5万亩、燕麦12万亩、饲料6.5万亩加大秸秆饲料化利用力度,新增牧草加工机械2770台(套),累计达到14111台(套),新建成青贮窖45个0.9万立方米,累计达到2797.99万立方米。

(六)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落实国家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奖政策,完成4.33万户牧户申报信息录入工作,兑现2017年度补奖资金4898.02万元,其中禁牧补助3467.2万元、草畜平衡奖励1430.82万元,兑现到户率达100%。加强草原监测,设置监测样地90个,对我县主要草原类型的植被、生态环境和利用状况进行全面监测,全县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94.54%。强化草原综合治理,实施药物和人工捕鼠,完成鼠害防治44万亩;采用牧鸡灭蝗和药物应急防治,完成草原虫害防治任务37万亩。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及草原综合治理措施的落实,有效减轻了天然草原放牧压力,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七)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安全生产得到保障。 严格落实动物防疫“双轨”承包责任制,认真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及羊布病强制免疫工作。完成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328万头(只、羽)份,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5%,规模养殖场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75%以上;常规疫病免疫注射241.46万头(只)次;完成羊布病免疫注射73.14万只,免疫密度达到99.92%;完成畜禽内外寄生虫驱治268.65万余头(匹、只)次;完成以小反刍兽疫、重大动物疫病为主的动物疫病普查217.16万头(只、羽)次。疫情监测、消毒灭源、监督监管、信息上报、值班值守等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全县没有暴发重大动物疫病与动物性食品安全事故,畜牧业生产总体平稳安全。

(八)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管理,畜产品安全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一是严格落实“双包”工作制,积极推进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继续推行县乡村“三级联动、联报”和“官方兽医+村级协检员”的产地检疫运行模式。共完成产地检疫44.56万头(匹、只),绒毛18.5万公斤,牛羊皮张0.9万张;养殖场(小区)、养殖大户出栏动物申报检疫率达100%。二是扎实开展屠宰检疫。进一步规范屠宰检疫行为,严把屠宰检疫五关,确保了屠宰场检疫率、出证率、检出病害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年内共完成屠宰检疫各类肉品91.31万公斤三是加大畜产品检测检验力度。完成“瘦肉精”和生鲜乳三聚氰胺例行监测2360批(次),结果均为阴性,合格率100%。加大无公害产地认定企业的监管和监测力度,对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获证企业进行了“瘦肉精”检测4次、102批(次),合格率100%。

(九)扎实推进科技培训,全力培育精准扶贫产业。强化县乡两级专业人员技术培训,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培训150人次;建立技术人员包乡镇、包点、包场(小区)服务制度,突出抓好出口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动物疫病防控、饲草料种植、秸秆综合加工利用、畜禽品种改良、优质羊毛生产、畜禽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关键技术的培训、推广工作,完成农牧民培训,科技咨询、指导3万人次,发放科技培训资料7万余份。配合实施精准扶贫富民产业培育计划、生态环境支持计划、科技支持计划,结合天祝县2016年退牧还草工程,在赛什斯镇先明峡村、东大寺村,天堂镇那威村、菊花村、业土村、朱岔村,大红沟乡东圈湾村、西顶村等8个贫困村建设人工饲草地950亩。培训贫困农牧民1.2万人次,发放技术培训资料2万余份。同时,进一步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扩大进畜补栏,提高能繁母畜比例、良种率和出栏率,进一步提升了生产水平和效益,提高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十)加大行业行政执法力度,保障畜牧业生产规范运行。贯彻落实《畜牧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种畜禽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畜牧业行政执法力度。一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结合节假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查处动物卫生监督违法案件10起,罚款3593.8元。二是加强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出动执法人员96人次,检查兽药经营企业231家(次),规模养殖场(区)586场(次),查处经营假劣兽药等违法案件4起,罚没款2180元。三是强化草原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五禁决定,发放宣传明白纸4万余份,禁牧告知书500份,张贴禁牧通告35处,设立禁牧区标识牌250个,草畜平衡区标识牌88个。狠抓集中整治与日常巡查监控,严厉打击违禁行为,调处信访案件和草原纠纷5,查处禁牧区放牧、偷牧行为8起,罚款1900元;查处违反草原防火法律规章案件2起,罚款1000元。协同林业、公安等部门和有关乡镇对在草原上群采滥挖冬春夏草等药材的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通过宣传教育和设卡阻止等措施,阻止教育群众2万多人次,有效地遏制了大规模的群采现象,保护了草原资源和生态环境。三是认真开展草原行政执法工作。完成22家涉矿企业和项目征占用草原4750.3亩的初审手续上报; 2项畜牧业设施及草原保项目征占用草原15.679亩的初审手续上报;10家采石采砂企业和8家采土企业临时占用草原215.61亩的审批工作扎实搞好草原防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健全完善草原防火制度,落实草原防火责任制,强化宣传教育和巡查,加强值班和信息报送工作。

(十一)强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推动全域生态文明建设今年以来,按照一岗双责管行业管环保的要求,强化工作措施,靠实工作责任,坚持发展与治理并重、生产与生态兼顾原则,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防治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新建堆粪场53处4040平方米,累计建成化粪池4578立方米,粪污堆集场18798平方米,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8.1%。强化督促检查,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而不用、未建设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已建污染防治配套设施不合格、违法排污等问题,严格按照《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规定予以查处,有效促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扎实开展畜禽养殖禁养区内养殖场(小区)关闭或搬迁工作,禁养区内12个养殖场(小区)拆除3,其余养殖场已关闭停止生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畜牧业发展空间缩小。今年以来,随着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治整改工作的深入推进,在祁连山保护区通过落实禁牧、草畜平衡制度,加快出栏减畜等措施,牲畜存栏量大幅下降,畜牧业发展空间逐步缩小。二是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化程度低。目前,全县还没有专业化的畜禽及畜产品交易市场,饲料加工工业发展滞后,畜禽产品加工、冷藏、销售、流通环节也很薄弱,品牌建设相对滞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链不健全,产业整体效益低。农牧民专业化经营合作组织、中介组织和专业协会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活跃的流通中介组织,大量牲畜及其产品被廉价贩往外地,特色优势还没有凸现出来。三是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我县动物防疫工作经费尚未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疫苗运输存储设备简陋,强制免疫过敏死亡补助经费无法落实,村级防疫员的工资待遇偏低,畜禽常规免疫疫苗缺口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储备物资更新补充不足,加之近年动物疫病种类多、来源广,疫病防控工作难度大。四是动物卫生监管经费短缺。我县畜牧业比重大,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频繁,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面大量广,任务繁重,尤其是取消动物检疫收费,导致监管经费拮据,严重制约监管工作的深入开展。五是草原防火难度加大。我县草原防火基础设施薄弱,防火人员及设备短缺,乡镇、村级义务扑火队员缺乏扑火工具,缺少专门的防火训练,扑火手段落后,扑救火灾的能力不足。禁牧区牧草茂盛,冬春易燃物蓄积,防火难度加大。六是体制机制不顺,人员编制不稳。目前我局核定编制9人,现有工作人员8人,远远不能满足全县畜牧业管理的需要。2010年县、乡机构改革中,畜牧局所属的19个乡镇畜牧兽医站被划入乡镇事业机构中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共设定畜牧兽医岗位及编制65个,且设定岗位中遗漏了兽药饲料监管、疫病监测、动物防检疫、畜产品质量监管等职能,造成部分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无专业岗位,大部分人员无编或编制混乱。同时,由于工作人员调动交流难度大,近十年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调整交流,目前人员结构不合理,不利于工作开展。

三、2018年工作计划

2018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农牧民持续增收两大目标,全力推进草原生态治理、特色产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做大主导产业、做强区域性优势产业、做优地方性特色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推动全县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一)持续加大项目实施力度以全力提升畜牧业发展后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实施退牧还草、草牧业试验试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争取实施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项目,并积极谋划申报投资额度大、带动能力强、支撑作用明显的大项目、好项目,努力提高项目储备水平,为畜牧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程。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目标,紧扣全县发展大局,认真实施富民产业支持计划和生态支持计划,进一步加大富民产业培育力度,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在全县非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种植优质牧草0.22万亩,同时实施草原禁牧14.67万亩,兑现禁牧补助资金317.8万元;实施草畜平衡20.48万亩,兑现奖励补助资金68.59万元,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三)积极优化畜禽品种结构。以提高畜牧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为目标,扎实推进畜种改良工作,做大做强地方性主导产业。重点引进南非肉用美利奴、湖羊等肉用品种,积极示范推广南甘杂交等模式,年内完成绵羊改良30万只,推动肉羊产业稳步发展。以西门塔尔牛级进杂交改良为基础,积极引进利木赞等肉牛良种,年内完成改良0.5万头,努力提高肉牛生产性能与效益,不断壮大肉牛产业。

(四)努力扩大饲草种植规模牢固树立“农牧结合、为养而种、以农促牧、农牧互补”的发展理念,稳步扩大饲草种植面积,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积极示范推广秸秆青贮、黄贮、揉丝打捆、微贮等先进实用技术,引进发放饲草料粉碎机等加工机械,支持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村建设青贮氨化池(窖),提高秸秆加工效率和饲料化利用率。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以培育壮大畜产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天祝白牦牛、肉羊养殖及龙头加工企业,通过精细化、多角度、深层次开发新产品,进一步提高附加值,增加牧户收入。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充分发挥“天祝白牦牛”、“岔口驿马”的农产品地理证明商标作用,做大做响县域特色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扎实开展设施装备升级行动,认真实施“草牧业试验试点”“现代畜牧业全产业链”等项目,推进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小区)。

(六)着力加强草原生态保护。深入推进大美草原守护行动,全面落实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草原禁牧、草畜平衡监督管理、草原执法监管,严格落实“五禁”决定、《草原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快解决林草“一地两证”问题,及时处理草原矛盾纠纷,严格执行草原征占用手续办理程序,全面落实草原征占用审核审批制度,切实加大非法占用草原、乱挖乱垦等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七)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管行业管环保的要求,全面做好禁养区内养殖场关闭搬迁工作,同时积极引导规模养殖场实施粪污排放和处理设施改造,加快推行种养一体化集中处理等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利用模式,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防全控,全面防治畜禽养殖污染。

(八)切实强化动物疫病防制。落实动物防疫“双轨”承包责任制,切实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推进强制免疫、常规免疫和寄生虫驱治,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病种动物群体免疫密度达到90%以上,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免疫耳标佩带率、免疫证发放率、免疫建档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规模养殖场(小区)防疫覆盖率均达到100%。严格畜牧业投入品安全监督管理,强化兽药、饲料(添加剂)监管,推行兽药饲料经营质量承诺及入市登记制度。加大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深入开展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和畜产品专项整治行动,从源头上保障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