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天祝县德吉新村:开启幸福新生活

作者: 来源: 甘肃日报 时间: 2018年05月24日 责任编辑: 蔡合清

  正值初夏时节,5月21日,祁连山下的天祝县却下起了鹅毛大雪。青绿色的草原在风雪中与远处低沉的天空相接,被雪水打湿的水泥通村公路像草原的脉络,在一片白色中更加清晰。

  汽车沿着公路前行,一片规划整齐的现代化村落在风雪中若隐若现。车在村子里停下,67岁的村民惠玉珠已经站在家门口,热情地招呼我们到家里取暖。

  惠玉珠家所在的村子,正是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的生态移民点——德吉新村。4年前,惠玉珠一家人从10公里外的中大沟村搬迁至此。

  “要是以前的老房子遇到这种天气,家里跟外面一样冷。”惠玉珠一边说,一边吩咐老伴儿把暖气开大一点。

  他家96平方米的安置房,分为上下两层,瓷砖、暖气、沙发、电视一应俱全,连水泥硬化过的院子都被太阳能暖廊包裹其中,只留了一块空地,种着各种花卉。

  “这样的条件,以前想都不敢想。在中大沟村,我们吃的苦井水、走的烂泥路,一遇到雨雪天气,出不去也进不来,半辈子都在熬日子。”惠玉珠说。

  2014年3月,天祝县投资1.98亿元,在地势平坦、水土丰美的松山滩满洲营,为东坪、哈溪、朵什、大红沟等8个乡镇、51个村的群众盖起了一座管理有序、功能齐全、服务完善的新型农村社区。

  为了让搬迁来的群众开启幸福美好的新生活,社区取名为“德吉”,藏语意为“幸福、平安。”

  但是,要让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搬迁群众真正地开启幸福平安的新生活,远比新建一座农村社区更难。

  他们大部分是边远山区的农牧民,一没文化,二没技术。如何让大家搬得来、稳得住、能脱贫、快致富呢?

  为此,当地在抓产业、增设施、提服务的同时,着力引导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理念。

  短短几年时间,德吉新村的搬迁群众得到了户均一座日光大棚、人均1.5亩高产地的“硬件扶持”。在政府的帮助下,不少村民参加了农技部门免费送上门的技术培训,种起了蔬菜大棚、走进附近的农业企业打工。

  从去年7月份开始,村民齐海蓉在村子旁边的科技示范基地里承包了2座日光大棚,种起了香菇。在合作社的技术指导下,她的香菇2个月就能收3茬,半年的时间,获得了1万多元的收入。

  “干这活儿也不需要重体力,我们农村妇女一个人完全应付得来。”齐海蓉笑着说,以前在安远镇白塔村的时候,去打工别人都不要女工,现在自己种大棚,家里人在外打工,还能有2万多元的收入。

  香菇种植让大山里出来的农牧民学到了新技术,也尝到科技带来的甜头。大伙儿逐渐明白,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务农不再是“出力不赚钱”的事情。更为关键的是,村民对政府的政策越来越有信心,脱贫致富的观念也随之更新,只要是政府提倡的“新鲜活儿”,大家都愿意试一试。

  去年年初,县里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远大集团,在松山镇南阳山生态移民区试种了5000亩藜麦,收成出乎意料地好。看到藜麦成熟时五彩斑斓的田地,德吉新村的村民们心热了,当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们藜麦比豌豆青稞更易种、更好卖时,大伙儿更加坐不住了。

  藜麦的试种结果和群众的热情,让这种来自南美洲的“稀罕玩意儿”成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又一个新产业。今年,当地开始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以天祝县南阳山德吉、祥瑞、鞍子山等移民区为核心,落实种植了3万亩藜麦。

  “除了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县里还对种植藜麦的农户给予每亩400元的生产资料补助。”松山镇党委书记张学俊介绍,如今的藜麦在松山镇人均种植面积达1.87亩,人均毛收入2800多元,等到明年发展到5万亩,大家的收入还能翻一番。

  住得舒服、过得踏实,让德吉新村几乎成了安居乐业的“代名词”。截至目前,德吉新村已经有来自各山区乡镇的894户3907人入住,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约占四成。不仅村里水电路全通,小学、幼儿园、卫生所、商业门店和文化广场应有尽有,家门口还发展起各种致富产业。走出大山的德吉新村贫困群众,正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住进新房子,种起新作物,用满腔的热情,一起为“幸福平安”的新生活努力奋斗着。